行業(yè)動態(tài)
她讓電動車無線充電(勞動者之歌)
發(fā)布日期:2020-06-11 點擊:3635次
![]() |
|
“車輛安裝了無線接收裝置,只要沿著指定位置行駛,就能進行自動識別,并為車載電池充電?!痹陔妱悠囘€處于有線充電的當下,有多少人敢大膽“幻想”——甩開充電的“辮子”,開啟無線充電新模式呢?
在廣西南寧的南方電網(wǎng)廣西電力科學研究院高壓試驗基地,一條用隔離欄分隔開并貼有黃色膠條的車道引人注目。工作人員揭開車道下一段段的井蓋,10多厘米寬的紅色能量發(fā)射裝置便露了出來。一輛經(jīng)過簡單改裝的小型電車在車道上緩緩駛來,這輛車的電能不但不會損耗,還會在行駛中持續(xù)增加。
該院智能電網(wǎng)及需求側研究所博士祝文姬(見上圖,潘方強攝)介紹,這條長33米、寬3.5米的車道是國內首條電動汽車無線供電車道,車道底下鋪設有供電導軌,通過電磁感應以無線電能傳輸?shù)姆绞綖檐囕v實時供電。在試驗基地的另一側,一個私家車車位大小的充電車位,與供電車道無異,車道底下鋪設了供電導軌,車道上用線圈標注了中心感應位置。這就是駐停式無線充電車位,充電原理與行車時相同,電動汽車充電1小時能續(xù)航里程100公里。
“人總是要有夢想的,說不定哪天就真的實現(xiàn)了?!比鲱^的女博士祝文姬,憑著一股敢想敢干的勁頭,僅用4年時間,便攻克了電動汽車無線供電充電這一前沿技術,研制出駐停式電動車無線充電裝置。
“能參與這個項目,感到既幸運又充滿挑戰(zhàn)?!?011年,祝文姬從湖南大學博士畢業(yè),進入南方電網(wǎng)廣西電力科學研究院工作。第二年,她便加入了“面向智能電網(wǎng)的無線電能傳輸關鍵技術”科研團隊,開始研究電動汽車無線供電充電技術。
“無線供電充電技術的研究過程會遇到許多新問題,這是之前我就想到的?!边@個項目原計劃要在2013年結題,但祝文姬發(fā)現(xiàn),電動汽車無線供電技術要解決的前沿問題越來越多,電能轉換效率也有潛力可挖。她向南方電網(wǎng)公司申請延遲2年結題。“當時1度電從電網(wǎng)傳輸?shù)狡嚿?,除掉一些不可避免的損耗,汽車能接收到75%。雖然比立項前的65%提升了不少,但我希望能突破80%的大關。”祝文姬說:“科研成果最終是要推廣應用的,我們不能就這么草率結題,要做就要做到最好!”
在接下來的日子,祝文姬常常泡在實驗室里,一點一點修改系統(tǒng)參數(shù),最終將效率由75%提高到了85%。為了降低電磁輻射,她不斷更換材料、反復試驗,最后把電磁輻射值降到0.57微特斯拉,遠遠低于國際標準27微特斯拉。為了提高車道導軌切換電壓的穩(wěn)定性,她查閱了國內外幾十萬字的資料,然后做理論推導、仿真以及大量的試驗……
一個難題一個難題地攻堅,祝文姬不言放棄,成功攻克了電動汽車無線供電充電技術,擁有國家發(fā)明專利21件、實用新型專利40件、計算機軟件著作權7項。